- 时间:2024-07-12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在省政府将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后,全市水利系统立足水情实际,以提升区域供水保障水平和供水安全,特别是极端干旱条件下的供水保障水平和供水安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奋斗目标,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全力推动我市农村水利惠民工程方案优、保障强、进展快、成效好。
一是在方案确定上突出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紧盯群众农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乡镇村社、民营企业、种养殖合作社全面摸排调查,充分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分析论证,认真比对筛选,科学精准确定项目,确保全市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内1座小型水库、1座淤地坝、59座小微调蓄设施等61个农村“水盆子”建设工程科学合理,符合民意,效益显著。
二是在要素保障上突出强。为有效破解工程建设资金瓶颈制约,市县水利部门深学细研国省投资政策,抢抓国家增发国债政策机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国省补助资金,统筹县级整合资金、企业大户自筹等用于工程建设。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落实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年度建设资金7224万元,占年度计划任务7162.6万元的101%,其中增发国债6000万元,中央水利发展资金159万元,省级补助666万元,企业大户自筹176.5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补助等县级财政资金222.5万元,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在建设进展上突出快。坚持将省列为民实事摆在全市水利工作优先位置,作为“三抓三促”行动和“基础设施攻坚突破年”行动的具体实践,严格按照“市级包抓县区,县区包抓工程”的工作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靠实责任分工,强化节点控制,实行周调度、旬统计、月通报、季复盘和领导包抓、进度通报、现场督导、督办约谈、协调服务等措施,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调度,分管领导全程跟踪、督促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快速高效推进。截止5月底,全市61个农村“水盆子”建设工程复工水库1座,开工小微调蓄设施54座,较二季度计划目标多开工11座,完成投资2813.5万元,较二季度计划目标多完成746.4万元,建成小微调蓄设施41座,较二季度计划目标多建成14座。
四是在办理成效上突出好。在方案确定之初,紧扣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优化,找准群众需求必要性和资金筹措能力可行性最佳契合点,力求最大限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工程建设中,坚持建管并重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邀请使用单位全程参与项目前期论证、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及早帮办取水登记备案手续,做到了无缝衔接,确保了项目建成及早发挥效益。全市已建成的41座小微调蓄设施总容积3.41万立方米,已在当地红牛养殖供水、特色种植食用菌、苹果、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灌溉用水、产业园消防用水、抗旱保供水等方面发挥供水效益,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区域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了当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撰稿:王小军;审核:赵正鑫;编辑:戴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