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花牛苹果串起“甜蜜产业链”
  • 时间:2025-10-31
  • 来源:天水日报

天水融媒记者 张彬霞 赵军霞

  花牛苹果作为甘肃天水“独一份”特产,今年呈产销两旺喜人之势。红彤彤的苹果不仅是丰收季里最美的风景,更是一条环环相扣、价值攀升的“金链条”。近年来,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告别过去“种果卖果”的单一模式,通过向前后端延伸、垂直整合,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构建起一个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让千万果农、从业者在长长的产业链上共享发展红利,走出了一条在产业链上共同富裕的坚实路径。

  从“分散经营”到“联合共赢”

  多年以来,花牛苹果产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田间地头和批发市场,果农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如今,这一局面正被彻底改变。

  位于秦安县安伏工业园区的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一家集基地服务、收购、储存、粗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年收购加工苹果超2万吨。连日来,由公司组建的17个专业收购合作社的成员们马不停蹄,来回奔波于周边各地的果园、合作社,忙于采购优质果。

  “一直以来,公司以订单收购的模式,按每斤高于市场价0.3元的价格从果农手中收购苹果。”公司副总经理蔡全斌告诉记者,果子经过自动化分选线分拣后,会根据品质分成不同的规格和等级进行包装。目前,公司基本上能达到周年无间断的供应。

  “近年来,我县苹果从原来的单一销售转变成了多种销售模式,采取‘果品龙头企业+农户+终端市场’的模式,由果品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后直接销往终端市场。建成了甘肃安军农业有限公司、秦安长城果汁厂、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勤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果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秦安县果业管理局农艺师何舒乐向记者介绍,此外,县上还采取了“果品经纪人+外地客商+农户”的模式,由果品经纪人引导外地客商前往果品综合批发市场或果品集散市场进行收购。全县花牛苹果主要销往无锡、嘉兴等地,同时还销往尼泊尔、越南等国家。

  打通富民增收“最后一公里”

  “联合共赢”形成了合力,但要真正实现共享,还需精准施策,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

  据统计,近三年来,甘谷县苹果种植保险面积共计25万亩,“苹果+期货”保险2.5万亩,累计赔付种植户2800余万元。与此同时,秦安县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工作,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模式,由政府主导建立了电商孵化器平台,帮助县内企业和个人销售合格产品,目前开展网络销售的企业共有新润果园、梦源、华园等;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全县建成了农村淘宝店小二网店100多家。同时,在果树成熟季节,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腾讯微信软件,果农自发在网上开展了果品销售工作。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宽了全县果品销售的渠道。

  我市通过构建涵盖生产组织、市场开拓、风险防范、利益分配等环节的富民共享机制,花牛苹果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更关键的是实现了发展成果的更广泛、更公平共享。如今,这颗红彤彤的“致富果”“幸福果”,正成为推动天水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