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一线热评】“跳出一隅”天地宽
  • 时间:2025-08-08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崔银辉 张海燕

  7月下旬,记者来到临夏市枹罕镇,在亿农国际鲜花港,20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内,各色品种的玫瑰花争相吐蕊,或绯红如霞,或白若月华;旁边的花卉艺术中心,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或赏花品茶,或打卡留影。

  短短五年,临夏市不仅让玫瑰花在西部高原欣然绽放,更是将“一朵花”打造成“一条链”,年产值达到了1.96亿元,占全市第一产业的57.5%。当地“花样经济”的蓬勃兴起,为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穿旧鞋,难蹚新路子”。产业发展的突破,关键在求新、求变,需要“跳出一隅”,方能“独辟蹊径”。临夏市平均海拔1800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土壤相对贫瘠。娇滴滴的玫瑰似乎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但2021年,在组织赴外省考察学习中,云南省曲靖市的玫瑰产业引起了临夏市的关注。他们在调研后发现,两地的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相近,而且临夏市全年日照时间更长,“玫瑰花,也可以怒放在临夏的土地上”。

  当然,机械照搬曲靖模式肯定不行。临夏市人多地少,冬季气温偏低。为此,他们摒弃了传统大田和散户种植,决定集中力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近年来,当地引进了荷兰自动化智能温室、水肥一体自动循环体系等先进技术,并通过“请进来”(聘请专业科研人员)和“走出去”(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理念。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临夏市突破资源的束缚,成功推动玫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培优”。目前,当地AB级玫瑰切花率在85%以上,达到了国内花卉生产领域先进水准。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临夏市没有满足于玫瑰的种植与销售,围绕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他们又在“延链补链”上狠下功夫,从“纵向、横向”不断拓展玫瑰产业,持续挖掘产业的潜力和效益。纵向层面,陆续开发了永生花、纯露精油等深加工产品,努力提升玫瑰花的附加值;横向层面,积极打破产业界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成功将“玫瑰优势”转化为“旅游名片”。今年“五一”期间,当地花卉艺术中心日均客流量达到3万人次。“一朵玫瑰花”的价值,在产业链的延伸中被不断放大。

  临夏古称河州,商贸往来历史悠久,是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近年来,当地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正在打造现代物流业重要节点城市。玫瑰产业也充分借助开放的东风,深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销售版图。如今,临夏的玫瑰花通过中欧班列,四五天时间就能运到俄罗斯等国。今年7月,当地又在哈萨克斯坦成立分公司,准备进一步开拓中亚等国的市场。

  从“不可能”到“无限可能”,临夏玫瑰的绚丽绽放,既是一次“产业逆袭”的成功案例,也是一场“思想破冰”的创新之旅。实践证明,发展的“密码”,往往藏在“跳出”之中,只有破除窠臼思维,大胆探索新的可能,才会破茧而出、羽化成蝶,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