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漳县:巾帼“领头雁”托起致富梦
  • 时间:2025-08-08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李志斌 杨雯雯

  在漳县新寺镇晋坪村蔬菜产业基地,时常可以见到一位女子的身影。她顶着烈日忙碌在田垄之间,时而刨土翻地,时而弯腰采摘,她就是“90后”新农人王育芳。

  这位看似温婉的农村妇女,用韧劲与担当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奋斗故事,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领头雁”。

  1991年出生的王育芳是土生土长的晋坪村人,大学毕业后,揣着回报桑梓的情怀,返乡创业。晋坪村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有种植蔬菜的优势。她用仅有的4万元开始艰辛创业,流转土地100多亩,联合5户村民注册成立漳县新寺永利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育芳从银行贷了10万元,一边买书自学,一边向县农技人员、当地“土专家”虚心请教,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在大棚里种植娃娃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迎来了大丰收。

  王育芳深知,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富了才是真的富。她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蔬菜基地管理成为当地的“样板田”。

  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蔬菜600余亩,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合作社拥有500亩露天蔬菜基地和100亩大棚基地、20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带动15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年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

  村民李小绪说:“在这里,土地流转加上务工一年能赚1万多元,比自己种地强多了。”合作社每年支付工资超过30万元,成为周边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合作社种植的蔬菜深受市场欢迎,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销往兰州、西安等地。同时,王育芳积极搭建“巾帼创业孵化基金”创业平台,投资5万余元提供技术和农资支持。多年来,累计开展菌草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120余场次,成功带动四族、岷县等地首次大规模种植旱地豆角和土豆。

  闲暇之余,王育芳还带领合作社成员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累计捐赠价值3万元的学习用品、生活物资及文体器材,定向资助1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学费及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他们的求学压力。

  从筚路蓝缕的创业路到扎根乡村的新农人,王育芳的故事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沾满泥土的坚守。她说:“乡村振兴就像种菜,得扎根土地、耐得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