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21
-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赵军霞
八月中旬,走进清水县山门镇玄头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一簇簇红艳而又饱满的花椒挂满枝头,椒香四溢,沁人心脾。山门镇这些年因地制宜,将花椒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精细管理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山门镇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等,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花椒种植。8月15日中午,走进种植户郭会东家,院子里弥漫着浓浓的椒香味,花椒烘干机正在运行中。“这些是今天上午刚采摘回来的花椒,放进烘干机经过24小时的烘干,出来的花椒品质优良,能卖出更高的价格。”郭会东说。
郭会东家种植有花椒15亩,树龄在10年至15年,目前椒树正值盛果期。“我家种植的是‘大红袍’品种,今年从7月底开始采摘,已采摘并烘干650多斤,花椒采摘即将进入尾声。”郭会东说。
同样地,在花椒园里,种植户赵彦龙同家里人正在娴熟地采摘花椒,一旁篮子里装着红彤彤的花椒。赵彦龙也是村上的花椒种植大户,家里有10亩花椒树,正值盛果期。“目前已采摘6亩地的花椒,还有4亩地正在抢抓时节采摘。”赵彦龙一边采摘花椒,一边对记者说,今年花椒产量略低于往年,但价格可观,是近些年卖价最高的一年,客商来上门收购的花椒每斤在50元以上。
采访中,山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强向记者介绍道:“山门镇近年来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在渭河北岸浅山片区的玄头、旺兴、腰套、吊山4个村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积极构建‘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链条增收体系,年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每年花椒采收季,仅劳务费支出达80余万元。”花椒产业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的特色助农产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后,山门镇将分批推出椒园提质增效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村集体增收益、合作社增效益、农户增收入的共赢目标,让小小花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马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