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清水县:五举措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规范化
  • 时间:2025-09-10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2025年8月,基层水厂检测人员正在进行培训

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是掌握供水水质是否安全达标的重要科学依据。多年来,清水县水务局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建成县水质检测中心1处和“千吨万人”工程水质化验室7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短板和不足。为此,县水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把今年8月15日—9月15日,确定为“水质检测规范化建设月”,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水质检测工作提质增效、规范开展。

优化基层水质化验室。8月上旬,局分管领导带领供水站、恒华供水公司负责人、县水质检测中心业务骨干,对7个基层水厂水质化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8月15日,召开清水县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会,对水质检测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决定将黄门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化验室由黄门供水工程管理站搬迁至水源置换后的黄门工程新城水厂;将王店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化验室由王店供水工程管理站搬迁至黄门镇王店村水源一级泵站;将远门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化验室由远门供水工程管理站搬迁至远门工程安业水厂。通过搬迁调整,使3处水质化验室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检测更加方便,解决了化验人员每天来回取样奔波和检测滞后的问题,确保7处“千吨万人”水厂出厂水常规9项指标日检制度全面落实。

补足检测设备短板。对照《甘肃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技术要求》中“千人及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可建立水质化验室或配备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的要求,虽然清水县水质检测中心每月都对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出厂水水质进行一次自检,但与省上要求比还有差距。经汇报争取,县财政给予资金支持,为陇东涧沟、远门董湾、山门、松树4处水厂采购配备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4台,可检测出厂水色度、浑浊度、pH值、余氯、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等6项指标,确保日检测全覆盖。同时,更换部分水厂化验室故障检测设备6台(浊度计3台,pH值计3台),持续提升硬件设施水平。

配齐专职检测人员。受运营效益和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制约和影响,基层供水站工作人员普遍偏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多为巡查维修人员,学习掌握水质检测相关知识技能慢,检测工作开展不规范,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张河水厂、太坪水厂尤为突出。为此,水务局主动与县人社局和乡镇联系,从水厂所在地招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品行良好、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3名中青年专职水质检测员,承担张河、太坪、王店3个水厂水质化验工作。经过细致培训,3名人员已经能够独立熟练开展9项指标日检工作。

全面校验检测设备。检测仪器的合格性、精准度是保证检测数据真实的关键。为避免检测数据“失真”,按照水务局安排,县水质检测中心和县恒华供水公司聘请具有设备校验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县水质检测中心和7个千吨万人工程化验室的所有设备进行了校验,对个别存在误差的设备现场校准。县恒华公司新采购更换存在问题的1台浊度仪和1台水质分析仪,切实提高了水厂日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度。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今年以来,水务局安排水质检测人员到县疾控中心学习2次,并邀请疾控中心业务骨干来我局指导,面对面交流讨论,不断改进优化检测方式方法,提升检测能力。针对基层水厂化验员实验操作、结果记录还不够不规范等问题,恒华公司组织基层水厂检测人员到县水质检测中心集中培训累计36人次。同时,县水质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全面落实包抓水厂化验室制度,各包抓人员定期下沉水厂,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40-2023)及有关标准,从水样采集、试剂配置、仪器操作、数据计算、记录填写全链条培训指导,确保水质检测工作按规范开展。

下一步,清水县水务局将持续加强培训指导、检查督查、评比选优,巩固水质检测规范化建设成果,切实使水质检测开展规范、数据准确,牢牢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

(撰稿:吴艳艳  审核:王宁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