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9-19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背景下,民乐县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及“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聚焦灌区信息化平台与智能化设施安全防护核心,通过“强宣传、强管理、强督查”三维发力,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的网络安全体系,为灌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强宣传促防范,多维普法+创新科普,夯实网络安全思想根基。灌区将“宣传教育”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前置环节,结合灌区工作实际,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让网络安全知识覆盖干部职工与辖区群众,尤其强化信息化平台使用安全引导。线下,在灌区办公区、辖区各村民委员会、闸门管理房张贴网络安全宣传海报,组织技术人员向灌溉管理人员讲解“灌区信息化平台使用时的网络安全注意事项”“个人信息及账户登录保护方法”;线上,依托“民乐水务”公众号、灌区二维码、办公群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解读、“灌区数据安全防护指南”等内容,创新拍摄制作《关注网络安全 谨防信息泄露》等短视频,通过短剧等形式,揭露“朋友圈分享、快递信息、免费WiFi、扫码送礼”等常见风险,讲解“灌溉智能化设施远程操控系统密码设置技巧”“灌溉数据查询时的信息保护方法”,切实提升全员对灌区信息化网络安全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强管理促安全,技术防护+制度规范,守护信息化设施运行安全。针对灌区信息化平台与智能化设施的安全防护需求,灌区从技术升级与制度完善双管齐下,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技术层面,严格落实“专网专用、物理隔离”原则:灌区信息化平台服务器部署于独立机房,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禁止任何外部设备接入;对智能化闸门控制终端、墒情监测设备等采用“专机专线”管理,统一分配静态IP地址并与设备MAC地址绑定,防止非法接入篡改数据;在灌溉管理系统、水费数据库等关键平台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定期更新病毒库与防护策略,定期对智能化设施数据传输链路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全流程安全。制度层面,制定《灌区信息化平台使用管理细则》《智能化设施网络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谁使用、谁负责”,要求工作人员登录灌溉调度系统时采用“多形式输入”认证,定期更换账户密码;严禁在智能化设施控制终端安装非授权软件,禁止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传输灌区敏感数据,如闸门运行参数、农户用水明细;安排专人每日巡检信息化平台运行状态,记录设备故障与安全事件,形成“问题-整改-复查”闭环管理。
强督查促落实,靶向检查+隐患整改,压实网络安全责任链条。为确保网络安全措施落地见效,灌区成立专项检查组,聚焦灌区信息化平台与智能化设施安全薄弱环节,开展常态化、靶向性检查,坚决堵塞安全漏洞。检查组每月开展一次“全覆盖”巡查:重点核查灌溉调度系统防火墙是否正常运行、智能化闸门控制终端是否存在非法接入痕迹、墒情监测数据是否完整未篡改;每季度开展一次“重点攻坚” 检查,针对堤防水闸远程监控数据库、水费收缴系统等核心平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检验防护能力;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如部分智能化传感器数据加密不完善、个别工作人员密码设置简单等,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保障灌区信息化平台与智能化设施稳定运行。
下一步,灌区将持续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不断优化灌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学习研究,推动网络安全工作与灌区水利业务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网络安全守护灌区灌溉保障、防洪治理等工作高质量开展,切实做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白子鑫撰稿 杨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