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12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今年以来,秦州区水务部门针对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点多面广、水源分散多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着力破解单村供水水质水量保障压力大难题,用科技力量把好水质安全的“总闸门”,为乡村振兴农村供水保障成果注入了源源活力。
单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区水务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建大、并中、减少”的原则,坚持“能联则联、单村提升”,不断加大单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力度,督促各镇成立镇管水委员会16个,在各行政村设立村级管水小组420个,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闭环式供水保障体系和全过程水质管护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5处,其中“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3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62处。现有9.37万户、43.09万人饮用自来水,420个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为96.84%。
水质安全是供水保障工作的根本命脉。为保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安全稳定,秦州区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水质“四级监测”保障机制。一是提升13处“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专业化水质检测水平, 聘任11名大专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专职负责色度、浑浊度、pH值、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日常9项常规指标检测,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二是区农村水质监测中心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不定期对硝酸盐、氨氮、总硬度等25项水质指标集中采样检测,完成水质检测报告275份,确保了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达标;三是每年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专业机构开展检测工作,完成水样检测28份,保障水质更安全;四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水厂、入农户,在丰水期、枯水期随机抽检,完成水质检测报告288份,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供水从“供上水”到“供好水”和“吃上水”向“吃好水”的转变。
目前,秦州区通过采取高科技水处理消毒设备和旧管置换工程措施,全面完成了62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达标改造,根据25处千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37处千人以下及百人供水工程输水管网、调蓄水池地理条件、设施现状,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安装RX系列紫外线消毒器和水箱自洁消毒器78台(套),自然村消毒设备达到全覆盖,该装置杀菌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可按水处理要求杀死水中病毒、细菌,杀菌率达99.99%。一系列高科技与新设备在单村供水工程水处理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全区农村供水实现了“村村同质”共饮一池好水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撰稿:刘维军 审核:范会明)



